1、发警告函。
如果侵权行为及其后果不是太严重,且涉嫌侵权的企业规模不算庞大,权利人可以通过发出警告函的方式提醒对方停止侵权行为。
2、目标在于给予赔偿。
如果权利人准备以索赔为目标起诉涉嫌侵权的人,而且此侵权行为对权利人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在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对方发送警告函之前,权利人应主动、充分地准备侵权证据以及证明自身受到损失或对方获得利益的证据,以便在未来的法院诉讼过程中做好准备并占据有利地位。
3、通过起诉促进和谈。
有时候,权利人提起诉讼并非为了获得裁决,而是为了与涉嫌侵权人进行和解,赔偿由其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权利人在谈判前应明确自己的谈判底线,同时也应尽可能了解对方的谈判底线,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通过诉讼来清理市场。
在许多情况下,权利人要想获得足额的赔偿非常困难。然而,如果不提起诉讼,侵权行为将不断扩散,权利人的市场份额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为了能夺回自己合法的市场份额,权利人不得不采取提起诉讼等措施。
只要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让其非法获得了知识产权,就构成了知识产权侵权。当遇到知识产权侵权时,被侵权方一般采取发出警告函、调解、提起诉讼或是进行仲裁等方式来解决。在侵权情况下,一般会进行民事赔偿,并可能会追缴侵权方非法获得的利益。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侵权方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