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368年,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明朝,与之前各朝代建国之初采取的宽松政策一样,朱元璋登基之后,提出了一个大规模减税计划,极大地减轻了民众负担。经过多年征战而夺取帝位的朱元璋,在明朝建国之初,稳定便成为其执政的主旋律,在经过短暂的放松政策后,统治者对工商的态度开始慢慢转变。
这要从明初富豪沈万三讲起,他是元末名气最大的商人,朱元璋一路推翻元朝统治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沈万三极大的大力支持,成为朱元璋最重要的金主,甚至在朱元璋登基后,出钱在南京修筑城墙,在明朝财政捉襟见肘的时候,提供了财力支持。因此有一次在和朱元璋闲聊时,春风满面的沈万三提出可以拿出一笔钱来犒赏三军,这次对话后,朱元璋开始谨慎,认为其是要以下犯上。朱元璋个性敏感,心狠手辣,要么不做,要么就做绝,这是他一贯的作风,因此这次谈话也改变了沈万三的人生。
随后,朱元璋深感豪族在地方的势力日渐强大,对其政权有相当的威胁,因此他下令把江南14万户民众迁到他老家安徽凤阳,说是迁移,其实是找借口分化富豪势力。之后,朱元璋的商人阶层的打压手段越来越强硬,甚至在定都南京后,分两次将6万多户富商集中迁居到南京,进行了一次集中式的围剿。1373年,沈万三被安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被发配云南,从此不知所踪。1386年-1398,沈家上下数十人被杀害和抄家,从此沈家衰落。
对商人阶层的态度是先用之,后弃之,这并非朱元璋的独创,在汉朝的刘邦、刘秀和后来的蒋介石都采取了类似的做法。
明帝国初建的14世纪中期,正是世界政治史和经济上上的一个转折时刻。随时明朝统治阶层对工商业的压制,中央集权主义重新抬头,社会从工商经济逐步转变为男耕女织的农业经济,稳定和封闭成为那个时代两个重要关键词。而放眼看世界,在西方欧洲已经逐渐摆脱黑暗中世纪的阴云,自由民主组成的新兴商业城市正逐渐成为欧洲的希望,教皇和君主的权力得到了极大的控制,一场伟大的、以“文艺复兴”为主题的启蒙运动拉开了帷幕。欧洲的经济轴心从地中海沿岸开始转向大西洋东岸地区。在政治革命、文化革命和科学革命的推动下,世界时间的钟摆开始从东方转向西方。
前面讲到,稳定是当时明朝统治的重要目标,他们并不关心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个专制政权而言,影响稳定的两个因素,一个是外患,一个是内忧。因此统治阶级通过一切手段阻止对外交流,与元代积极鼓励的对外贸易完全不同,从明代开始推行对外封闭的政策,被修长城,南禁海贸,从1371年到1394年,先后关闭了多个港口,并禁止人们出海捕鱼和进行对外贸易。逐步将帝国打造成为一个封闭的铁桶。自唐宋元以来的海外贸易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泉州和明州等世界级的港口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在中国经济史上,有两种植物改革了国家的命运,一个是宋代的水稻,一个是明代的棉花。棉花自宋朝从印度引进,在南方大面积种植,朱元璋建国之后,开始大面积推广棉花种植,并极大地提升了棉花产量。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彻底改变了中国以丝绸和麻布为主的穿着传统,服装产量为之大增,棉纺织迅速成为全国支柱产业,和第一大手工制造业。这场棉花革命,如同之前的水稻革命一样,再一次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宏观经济和人均收入都得以增长。
但遗憾的是,纺织业在欧洲促进了工业革命的来临,最终但是了资本主义和改变了人类文明的方向,但纺织业的发展并没有在明代起到推动社会和政治变革的效果,反而促进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和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在对外贸易上值得一提的是,在永乐年间,从1405到1433年,朱棣委派当时他最信赖的太监郑和远航太平洋,其真正的目的是寻找失踪的明惠帝,同时沿途宣誓明帝国国威。郑和率领了一支由63艘大船,27000名船员组成的巨型舰队,在随后的28年里,七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远洋活动。
据记载当时郑和舰队最大的舰船长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可载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舰船,而且当时中国造船技术也是世界领先的。1420年前后,明朝拥有1350艘战舰,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海军舰队。
郑和的足迹遍及亚非大陆,达到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当地进行贸易,同时建立了朝贡关系。实际上14,15世纪的明朝也当时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最强大的帝国。历史的转折出现在1492年。在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之后,明帝国开始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禁止了沿海贸易,名禁止商人与外国经商,并且对当时的船只进行了集中的烧毁。甚至在1885年发布过一道命令,不能建造双桅杆船只。中国人在造船技术上的积累和进步从明代戛然而止。但反观西方,在西方史学界,将1500年看成近代和现代的分界线,在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开启了欧洲的大航海时代,欧洲开始走向全面复苏。
在贸易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王权制度瓦解的这四个方面,明代的中国于同期的欧洲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历史的拐点因此出现,从此东西方发展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