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县民间故事】 距今1500年前是哪个朝代

90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5-20 07:42:35    


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区大苏山地名的起源有三个民间传说,根据专业研究,其中主流观点认为是源自苏耽说。这三个传说分别是:一是苏轼说,据说当年苏轼游览寺庙时曾提到大苏山;二是苏飞说,据传八仙之一的苏飞也与大苏山有关;三是苏耽说,相传苏耽在升仙时与大苏山相关。对于这三种来源的探讨中,专业研究认为苏耽说的观点最为广泛接受。


苏耽是一位传说中的仙人,也被称为"苏仙公"。传说他在升仙之前留给母亲一个柜子,柜子内藏着日常所需的物品。然而,当他的母亲打开柜子查看时,其中飞出了两只洁白的白鹤,此后柜子再也没有发挥作用。据晋朝的葛洪在《神仙传.苏仙公》中记载,三百年后,在苏耽的郡城东北楼上停留着一只白鹤,它就是苏耽自己。北魏时期的郦道元在《水经注.耒水》中曾提到,在苏耽成仙之前,他曾在黄溪东山中居住。成仙后有人目睹他骑着一匹白马回到山中,因此人们在这座山上修建了苏耽的祠堂,并将这座山改名为马岭山。

自古以来,大苏山的苏耽传说已经流传至今,无论是典籍志书还是口耳相传,历代都有相关记载。然而,由于岁月的流逝,许多文献已经失传。据史书记载,在佛教天台宗的开创者慧文大师的遗嘱中,慧思大师被告知:“当遇到姓苏的仙人就在那里居住。”慧思大师得到了姓苏的神仙的指引,于是在苏山居住了十四年。在此期间,他得到了天台宗第四祖智者大师的传授,并在七年的时间内,通过智者的“大苏妙悟”而领悟了一种法门,随后创立了中国佛教的第一派别——天台宗。因此,大苏山的苏耽文化的渊源源远流长,与苏姓神仙的点化密不可分。

北齐时期有位名叫慧思的高僧,在《立誓愿文》中曾表达了以下的愿望:“愿诸贤圣佐助我获得珍贵的灵草和神奇的丹药……通过外物的力量来修炼内在的丹田。”智者则引用先贤的话说:“据说脐下一寸的位置被称为丹田,如果能安抚心灵,守住这个位置不散乱,便能久而久之获得很多好处。”这两位佛门高僧吸取了道家的学说,与苏耽修行升仙的传说有着密切的关联。


根据口述记载,这个故事可以追溯到距今1500年前的北齐时代。据我考证,现存最早记载光山大苏山苏仙故事的文本是出自北宋苏轼的《游净居寺诗并叙》(诗见《苏轼文集》卷十一)。


苏轼在诗叙中记述了僧人居仁讲述的一个关于苏姓神仙的故事,他通过启发慧思“遇三苏则住”,从而留下来修道,在最后实现了梵天寺的成就。


清朝的诗人钱虎川时雍在《净居山十咏》中的《苏谷口》一诗中写道:“苏仙骑着仙鹤离去,苏子则被贬官归来。”

王杏山雅南是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考中进士的,后来先后担任江西南康知府和大庾知县。他曾与河南学使鲍桂星合著文集《鲍王合稿》。王杏山雅南在《游净居寺步东坡原韵》一句中写道:“远挹苏仙风,迩参慧思机。”


根据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苏山净居寺古碑碣·光山县正堂章示谕碑》(主编:王照权),该碑刻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五月十六日。碑身为青石质,呈弧首长方形,中央刻有“皇图巩固”四字。碑高1.49米,宽0.57米,厚0.07米。全碑共20行,每行46个字,采用楷书书写。


碑文记载了大苏山的起源。据记载,大苏山最早起源于东汉时期,被称为“照得苏山嵂崒,东汉肇锡嘉名。”然而,具体来源尚不得而知。

苏仙传说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正因如此,才更加彰显了神仙所具备的神秘奇异之处,而且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版本。光山大苏山的苏仙传说与遗迹如下所述:


(1)苏仙洞,是苏耽修道时留下的遗迹,他在云游四方悟道之后,选择在这个洞中修炼。


大苏山东北端有一个突出而突兀的悬崖,悬崖下面是一片绿荫,其中隐藏着一个石洞。这个石洞在冬天温暖,夏天凉爽,洞内长着一张与天然形成的“石床”,还有“石桌椅”,洞口和洞壁上覆盖着灵芝和异草。


相传仙人彬州苏耽曾造访这里,并在向师傅请教修道的事宜时,被心喜之情促使,在大苏山九龙捧圣和四水归池的胜景之下,选择了这个山洞隐居修炼仙道,洞因此得名为“苏仙洞”。


修道追求融合天地精华,将天、地和人三才之气相互调和,吸纳日月精华,融入山川灵气。而大苏山地势险峻壮美,自然形成了修道的圣地,地气奇特奥妙,对于苏耽修炼成仙有着独特的助益。这也是大苏山苏仙传说与其他地方传说的不同之处。

大苏山是苏耽选择的隐居修道之地,他在此汲取了仙道的精髓,日夜修炼,直到有一天,他修为到达巅峰,便跨上鹤背飞升而归。


明代的光山邑廪生吕昉在《净居山晚眺》一诗中写道:“茂密的藤萝在阴暗的峡谷间摇曳,鲜花绽放在石室中,青翠的阁楼与碧蓝的烟霭相互映衬,红霞洒满了长廊。”


时至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光山儒生吕昉考中进士,后来成为吏部郎中。他在河北魏县享受了李若蒙养正的款待,感慨地写下了《游净居寺和东坡韵》一诗:“才迈入官场,才知人世非幻。深夜躺在石室中,四周渐渐升腾烟雾。头脑清醒,心神舒畅,像还在梦中醒着。”


以上所提到的景色皆是“苏仙洞”一景。


大苏山传说中曾有人风餐露宿,与天然之物共存。人们以为这些天然之物是油盐罐的遗迹。


在大苏山的山顶上有一块巨石,上面有两个窝,一个称为油罐,另一个称为盐罐,统称为“油盐罐”。传说这也是苏耽所留下的,他在山中修道时,口渴时喝泉水,饥饿时食用松果,但由于长时间无法得到油和盐的滋养,导致他的身体虚弱无力,修道的效果也不佳。太上老君在天上见到这种情况,便用手指在大苏山的巨石上刻出了“油盐罐”。苏耽发现后,取食其中,感谢仙人的指点,从此修道之心更加坚定,最终成功成仙。因此,“油盐罐”的功绩不容忽视。


“极顶仙成,跨鹤飞升”还有“苏山崖”遗址也是苏耽传说中的重要元素。


苏山崖陡峭而险峻,矗立在天空中,据说苏耽就是在这个地方跨上鹤背飞升的。光山大苏山苏仙传说之所以格外珍贵,是因为与全国各地关于苏仙的传说融合在一起,合乎推理,真实性更高。苏耽在山中修炼,日积月累,得到仙人的启示和灵气加持,身体轻盈健康,逐渐获得了仙人的体质。然而,久居山中,思念母亲的苏耽便决定骑鹤飞升回归人间。苏耽离开大苏山时已经修成仙人,他飞升回到彬州或其他地方孝敬母亲,并安排了未来的事务。苏仙崖的古老壮丽见证着这一奇迹!光山是苏耽修道的地方,而不是他的仙人出生地或飞升地,因此避免了与其他地方的考证和争议,大苏山苏仙传说因此更具轻松和有灵性的特质。

专题报道:大苏山儒释道三教合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轼在《游净居寺诗并叙》中曰:“寺僧居仁对我说,齐天保中,僧慧思曾到此地。他见到一些父老问起自己的姓氏,他回答说:‘苏氏’。随后他得知了两座山的名字,不禁感叹道:‘我的师傅告诉我,遇到“三苏”就要留下来。’于是他就决定在此结庵修行。然而最后他并未遇到这些父老,这其中包括山神。” 这段记述道出了僧居仁的一番话,慧思询问父老的姓氏时,自称为“苏氏”。然而后来并没有见到这些父老,这恐怕是因为他们实际上是山神的存在。可见,苏氏仙人的传说与大苏山的故事是相互契合的。慧思还牢记着他的老师慧文告诫他,“遇到三位苏仙就要留下来”。因此,他在苏山居住了长达十四年的时间,培养了智者大师等一批杰出的佛教人才。佛教因此得以深入弘扬,儒家学说传承佛教,从此净居寺的僧人的修行风格与全国各地的有所差异。儒家、佛教、道家三教的融合,历史上屡见不鲜。这也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精髓,因而大苏山的文化即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典范。

张耒是宋朝苏门四学士之一,他曾题写了一首《题大苏净居寺》:“思公得道神所相,指示岩幽驻瓶锡。天台妙教源欲启,来此一酌曹溪滴。”这则故事也反映了苏耽将三苏的文化传承为天台宗的启蒙。


苏耽将三位苏仙的精神融入天台宗,这也成为大苏山苏仙文化的独特之处。大苏山过去曾有道教的梦真观、儒家的“东坡读书堂”,以及佛教的天台宗和江淮律宗的祖庭净居寺,这一多元的文化共同存在。其中,净居寺西的“三贤祠”供奉了苏轼、黄庭坚和陈慥,同时也代表了佛教、儒家、释教和道教的精神追求。历史上记载着净居寺的僧侣们不仅精通佛法,还兼修多种才艺。然而,如今的大苏山只见佛法仍然兴盛,而道教和儒家则不再兴盛,这实际上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分割,就像毁掉长城一样。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方伯秀的《记梵天寺后裔僧俗复兴序碑》中提到:“宋代时候,有释僧佛印禅师,道生鲁直真人,儒生东坡先生三位名人,三教的境界相互兴盛,细流者三千,羽士者八百,儒流者五百人。他们一起创办了建龙华三会,集结了众多才俊的墓志铭,可谓是三教之盛。”


清乾隆十七年(1752)王南林楠,河南辉县人、举人出身,曾在光山、鄢陵教谕,担任广西永淳知县。在他的《宿净居寺》诗中写道:“竹制的床榻上安放着尘土,山中的僧人翻阅着杂乱的经书。东坡的诗文石刻依然保存在那里,近在眼前,仿佛看见了他临兰亭观书的情景。”


清光山庠生晏立如卓,自称“铁侪老人”,为《竺鼎大师塔碑》撰写序言,描述说:“光邑有大苏山,是一座有名的山。这里的山峰叠嶂,壮丽而奇特,堪称巨观。”他还提到:“近来参拜梵天寺的各位僧人,多才多艺,或以书法绘事仿效古人,或以解经探讨禅宗的上乘境界,或以培育花卉修养身心,或以静心炼丹勤修道法。无论他们属于佛教圣人还是道教仙人,必能够将三教融汇一体。我衷心希望名山能够继续行走自己的道路。”

其名叫《僧轶凡领僧会司二首》的诗如下:


(一)他致力于书画艺术和诗歌创作,彻底领悟了三才的境界。他进入深思熟虑的禅宫,远离了虚伪的世俗形象,冥想中体悟觉路,这是很少人所知道的。他随心所欲地创造着空灵的景象,月下推敲着打破常规的思绪。他偶遇了一位有情有义的贤明尹官,他们一起欢笑,烦恼顿消,共同追求虔诚的禅修之道。


(二)瞬间绽放的昙花,展现了万物无常的真理。他快速领悟到了众天仙佛所共同居住的大法宫。罗汉们就像出生于丑陋的异域虏的孩子,而沙弥们的胡须还未蓄全就已经是成年人了。通明的心智领悟了本性的妙义,修行戒律参禅的道路永无止境。他喜欢严格遵守僧人的规矩,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的教义,散发出和谐的氛围。


(5)“他如仙人,坐在鹤背上,头戴着霞光闪烁的冠冕”,这与来鹤亭的废墟形影不离。


宋苏轼的著名诗作《来鹤亭》广为人知,然而如今众人对其古址已所知甚少。虽然如今大家对大苏山的来鹤亭念叨不已,但历史的考证表明,苏轼的这首诗并不涉及苏耽的故事。实际上,苏轼所描绘的来鹤亭是指苏耽初次修道完毕后,跨过苏山南下的故事。以下是原诗:


鸿渐偏宜丹凤南,冠霞帔月影毵毵。


酒酣亭上来看舞,有客新名唤作耽。


据本人考证,大苏山中唯一保存至今的纪念苏耽的建筑遗迹即为来鹤亭。其遗址位于大苏山东部山脊,距离苏仙洞仅有两百米的距离,在过去曾是油盐罐所在地。目前仍然保存着亭角柱脚的三个凹眼,其中两个凹眼是借用了油盐罐的痕迹。过去的亭子曾有三根或四根立柱,但这些柱子目前已无从考证,有人说第四个凹眼可能已经坍塌在杂乱的石头中,无法明确遗迹。

诗人苏东坡在他的诗中描绘道:


“鸿渐宜于巫山南,”从山南方飞来一位传递着诏书的丹凤使者,


“仙鹤身披霞月之光。”头顶披着朝霞,身上笼罩着月色,留下了细长的倒影。


“酒醉之时登临亭阁,”我喝得微醺,登上了鹤亭欣赏鹤儿翩翩起舞,


“一位新客名耽相知。”有一位新得道成仙的客人,他的名字叫苏耽。


大苏山这个名字起源于汉代的"苏飞说",出自清代的进士、光山县的县令杨殿梓编撰的《光山县志·图经·净居山图说》,著名的学问家和藏书家钱时雍也参与了编纂。在该文中,提到:"有人称这个山为大苏山,北边是小苏山,也有人说苏山是因为净居寺,而瞿昙托庐也因为寺而得名。但是苏子的诗序中提到,这里所指的是寺庙而不是山。也有人说苏耽是来自郴人,离这里很远,是淮南公的飞来之地。这些说法都很有独到之处,但是目前还缺少时间的证明,只能暂且并存待考。"

在寻求道教的形成之前,汉代显现了一群被称为"淮南八公"的人物,他们也是汉代的八仙。《艺文类聚》卷七十八中引用《列仙传》的记述说:“汉淮南王刘安谈论了关于神仙和变化之道的事情,名为《鸿宝万毕》,共三卷,对道法的变化进行了探讨。于是,八位公仙前往拜见王,并传授了丹药经书和三十六种炼丹秘方。”《抱朴子内篇·仙药》记载:“古时有八位仙人,每人服用一种神物,以得长生不老之法,每人修行数百年,然后合炼神丹的金液,最终升入太清境界。”《抱朴子内篇佚文》提到:“五被记载了八公前来拜访淮南王安,刚开始时是老者的模样,不久便都变为了十四五岁的童子。”《神仙传》卷四《刘安》中载有刘安的事迹,他招揽了天下各地的道术士人,“八仙前来拜访,个个白发苍苍。”起初安王不愿相见,但后来八公都变成了年约十四五岁的童子,于是安王光脚出迎。八公自称:“我能操纵风雨、催生云雾,绘制地图上的江河,用土塑造山岳;我能摧毁高山,封堵深泉,驯服虎豹,召唤蛟龙,能够驾驭鬼神,我能身形转换,容貌易变,能隐藏身姿、保留存在或消亡……我能乘云腾空,越过海洋,穿梭于空间之间,呼吸可达千里;我能入火不燃,入水不湿,刀箭对我无效,冬天不受寒冷之苦,夏天不流一滴汗水;我能变化千千万万,任意驾驭……我能预防灾祸、度过艰厄,避免各类祸害,实现长生不老;我能将泥土烹炼成金子,将铅凝结成银子,用水炼石头,……飘浮于太清境界之上。”后来刘安和八公一同成就了仙道,据传他们离世的时候,留下了一只药瓶在中庭,鸡来舔食啄食,最终升天。这个传说便是关于"一个人修成了道,那连鸡狗也能升天"的典故来源。

苏飞是西汉武帝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淮南八公中的一员。淮南八公是道教神话中的八位仙人,与西汉淮南王刘安有关。据说在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十分崇尚神仙道,广泛招揽天下贤士方士,共同著书立说,形成了《淮南鸿烈》或称为《淮南子》。根据《叙目》中的记载,该书由八位作者共同完成,他们分别是苏飞、目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和晋昌,被后世称为“淮南八公”。《神仙传》和《灵异录》将他们进一步演化成八位仙人,这个传说也由此广泛流传开来。


根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记载,在西汉孝文帝前元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刘安被封为淮南王。刘安热爱读书,尤其擅长鼓琴,并且希望以此来亲近民心,吸引文人。他的门下食客多达数千人,其中包括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伍被、毛被和晋昌这八人,他们被誉为淮南八公,其中才华最出众。在门下食客中,也有很多当时的名士和豪杰。刘安组织他们编写了《淮南子》一书,其中还包括8卷的中篇,详细介绍了神仙冶炼金银等古称为黄白术的技艺。然而,在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刘安因谋反之罪而自杀,随之而来的追查连累了无数人,包括八公在内,他们也都不幸遭难。


宋代王应麟在《小学绀珠名臣下·八公》中记载了淮南八公,他们分别是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披、雷被、晋昌和五被。


汉代王安在《招隐士》序中提到,他向天下众多杰出的人才发出了邀请,这其中也包括淮南八公的门徒们,他们都敬仰王安的品德和仁德。


据后来的传说,淮南八公被赋予了神仙的身份。在《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中写道,淮南八公行迹高尚,他们驾驭六龙,自在地在云端中徜徉。


刘安在世时,严守士节,热爱儒学,同时也对道术很感兴趣,他的著作流传了下来。在晋代,许多人对他感到不平。干宝在《搜神记》中将“八公”描绘成了神话人物,而葛洪在《神仙传》中进一步美化了刘安和“八公”的形象。一些人甚至在肥陵山建立了祠堂来供奉他们,并将肥陵山称为“八公山”。


唐代时,淮南八仙的故事仍然在社会上广为传播。文人墨客们的诗文常常以此为典故,描写仙人长生的情景。武则天在《升仙太子碑》中提到了“淮南八仙”。卢照邻在《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中自称“未遑研习八仙之术”。

在嘉庆年间,一位佚名的作者和光山王雅南合作创作了《净居寺十二景》。其中的《大苏山》诗提到:“仙人已掌控着白龙飞离,留下苏山作为净居之地。炼丹的灶台经过多年九次转化,翡翠屏风千年保护着三轮神车。”这首诗讲述的是汉苏飞乘坐白龙飞升成仙的故事。


而《谷口钟》中写道:“深省之中,高声吟咏,回忆起羽仙在坡上的诗句。”在这里,羽仙也指的是淮南八公的苏飞的故事。

大苏山这个山名起源于苏轼的说法,并且在清朝乾隆时期的《光山县志·山川》中也有所提及。文中提到:“净居山即为大苏山。苏山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苏耽而得来的,也有可能是由于误解而产生的;有人认为是因为东坡而得名的,这在北齐天保中已经有所记载了。而后来建造的净居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改了山的名字。”这种说法完全是错误的,实际上是受到了东坡游览净居寺的历史事实所影响而产生的。只要读过苏轼的《游净居寺诗并叙》原诗的人,就能够自行辨别出其中的真相。

相关文章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2024-09-19 10:31:30

新《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新”在哪儿?

2024-09-19 10:16:27

2024年小产权房子最新政策:小产权转正已开始正式落实?

2024-09-19 10:01:22

个人住房产抵押贷款的条件和要求,你知道吗?

2024-09-19 09:46:19

经济补偿金和失业金不是一回事吗?

2024-09-19 09:31:33

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及赔偿标准

2024-09-19 09:16:20

计提福利费包括哪些?怎么做会计分录?

2024-09-19 09:01:20

依法行政的六大原则

2024-09-19 08:46:25

给员工开罚款单怎么写?

2024-09-19 08:31:30

现行全国城市买房政策,您知道多少?

2024-09-19 08: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