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白酒也一直渗透进了中国的历史中,还形成了独有的白酒文化。在各种文学典故、历史名人中都不乏白酒的踪影,那关于酒的典故,你知道几个呢?
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肯定不止请将领们喝一杯酒,而且宋太祖请喝的酒都是从各地名酒之乡,调集酒匠精心酿制而成的,那品质肯定是最好的。将领们平时哪能喝那么好的酒,即使兵权要被收缴了,美酒肯定还是要尝一尝的,只是带着不甘悲伤的心情喝酒,再好的美酒都要被大打折扣了。
煮酒论英雄
三国时,董承联合刘备除掉曹操,后来刘备被曹操控制,刘备害怕曹操生疑,只好在后院种菜,掩人耳目。曹操知道后,以青梅绽开为由,煮酒邀请刘备宴饮,席间曹操问刘备天下谁是英雄?刘备回答了很多人的名字,曹操只是摇头。最后,刘备只得问曹操认为谁是英雄。曹操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曹操邀请刘备喝酒,为什么要煮酒?因为三国时期曹操喝的酒主要是黄酒和米酒,这两种酒杂质比较多,加热后杂质挥发,味道会好一些。其次是古代酿酒技艺低下,酿的酒里面除了乙醇之外,还含有少量的甲醇等有害物质,而将酒加热后,甲醇就会快速地挥发掉,这样喝了酒就不容易头疼。
鸿门宴
秦朝末年,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王朝的部队,刘邦在霸上驻军,项羽在都城咸阳驻军,两军虎视眈眈,即将开战。为避免战争,项羽听从手下劝导邀请刘邦到鸿门吃饭。然而鸿门宴上,美酒佳肴下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最后让刘邦安然离去。于是后人将鸿门宴喻指暗藏杀机。
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后面就不会有无言面对江东父老,乌江自刎了。一场酒宴杀机四伏,在场的人肯定都没有心情品酒。
三碗不过岗
三碗不过岗是《水浒传》中的经典故事。讲的是卖烧饼的武大郎的弟弟武松高大威猛,在景阳冈的一家叫三碗不过岗的地方喝酒。这家店的酒很烈,酒家说喝了三碗就不能上景阳冈山了,山上有头老虎非常凶猛,打不过会被老虎吃掉的。结果武松不信邪,喝了18碗酒醉醺醺地就上山了,结果他真的遇到了老虎,还赤手空拳把老虎打死了。从此武松力大凶猛就被世人传颂了。
武松的酒量真的那么厉害吗?其实不然,宋代的酿酒水平很低,民间喝的酒叫浊酒,酒精度非常低,酒精度就相当于现在的啤酒度数。武松喝了18碗酒,相当于喝了5-6瓶啤酒,这个酒量在古代是很好的,但是在现代,估计很多酒鬼都敢和武松一较高下。
酒池肉林
商纣王是商朝末代的君主,整日胡作非为不理朝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残暴的君主。商纣王荒淫无度大兴土木,一直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商纣王最骄奢淫逸的事件就是“酒池肉林”。“酒池肉林”顾名思义就是用酒造池子,用肉造树林。《史记·殷本纪》称:“(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
殷商时期,饮酒的风气极盛,一般用小麦和小米酿酒,富含麦芽糖,味道较甜,乙醇含量不高。但是即使酒精度再低,一池子的酒也是喝不完的,商纣王的生活奢侈,纵欲无度可见一斑。如此荒淫无度,最后亡国也不足为奇。
所以要适量饮酒,健康喝酒,喝少一点,喝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