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企业端经常听到老板的一些顾虑或者吐槽:
① 我们公司离了xxx不行啊,只有他会这个
② xx员工做得又快又好,其他人跟他没法比
③ 我们新人来了只能师傅带,口口相传,培养周期太长
如何避免或者跳出这种困境?就是接下来笔者想要介绍的标准化内容。
所谓标准化,就是企业里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则称之为标准化。
那些认为编制或改定了标准即认为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 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
用精益里经常用的一个分析法来说就是,企业所有的业务都被5w2h了,而且相关的人员都掌握了,那就是真正落实标准化了。
那么做标准化的好处或者目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可以把它分成4个部分
1、技术储备
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形式来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
要达到个人知道多少,组织就知道多少,也就是将个人的经验〈财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
2、提高效率
因为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人不同,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
现有的作业人员依照标准化可方便管理和提升工艺。
3、防止再发
如果没有标准化,老员工离职时,他将所有曾经发生过的问题的应对方法、作业技巧等宝贵经验装在脑子里带走后。
新员工可能重复出现之前发生过的问题,即便在交接时有了老员工传授经验,但凭记忆很难完全记住。
4、教育训练
没有标准化,不同的师傅将带出不同的徒弟,其工作结果的一致性可想而知。
有了标准化,不管生手和熟手,都能保持一致化作业,熟能生巧,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