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间费这个词,属于法律概念,行内人都知道这几年特别流行,其实就是你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合理向委托人收取的报酬,说白了就是介绍费。
虽然税法上认可区间费的存在,但很多人对于居间费甚至于对税务筹划有个认知上的错误,总以为可以经过一些精巧复杂的设计把税给节省下来。对于个人来讲居间费的筹划,有没有人做,有!但是风险呢?同样存在!
如今市面上主要有三种核定方法,之所以流行这三种方式,主要因素还是在于它们与偷税之间的界限并不分明,这世界上的任何事情只要界限不分明,就必存在钻空之处。看下是哪三种方法?
怎么个操作?比如你要付一笔400万的居间费用,不管是分一次还是多次付款,付出去的费用肯定要有发票抵扣,于是找了个税收洼地的个体户开票,相当于给我们提供了服务。问题在哪?第一,如果你公司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却收到了很多个体户的发票,然后支付大额的居间费出去,那么请问税务机关会不会去了解你公司这笔居间费用支付存在的合理性?其二,大额居间费用支付,在征缴企业所得税时候不得超过服务金额的5%,超过部分税务机关不认,也就是说你开再多票也没用。
现在网络平台都很透明,网上各路老师各显神通,更有离谱的是说用现金走账付款!现在是什么时代?大数据时代!金税四期银税联网时代!你以为捧着一麻袋现金就没人知道你这现金的来路了么?而且现在也不可能存在一个企业的整个产业链从头到尾全部游离于税务之外,不用交税。这两种操作的风险系数其实是最高的。
这几年爆出来的网红、明星偷漏税的通报中都有提到“虚假转换收入性质”偷税,意思就是把个人的劳务报酬包装成个体户或者个人独资企业的经营所得,然后核定征收,少交税,形式上好像合理合法,凭什么税务局认定是偷税呢?
这里顺便普及一下在会计审计上有一个原则叫:实质课税原则。对于这种情况不能仅根据其外表和形式确定是否应予课税,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尤其应当根据其经济目的和经济生活的实质,判断是否符合课税的要素,以求公平、合理、有效地进行课税。这种套壳核定,从原先45%的实际税率下降到1%,存在“虚假转换收入性质”,所以认定你是偷税。但是税务对这种偷税形式的认定有非常大的主观性,有时也不是直接认定你偷税,而是打电话让你补税。
另外,有些人是居间费都收完了之后才成立个体户,个独核定的,然后给对方开票。这种想都不用想,也不需要争议,属于100%的偷税,而且属于虚开。
从立法初衷来讲啊,我们是按个人独立劳作还是组织劳作来区分劳务报酬所得和经营所得的?个人独立劳作拿到的就是劳务报酬,个人领导小团伙劳作拿到的就是经营所得。但实务中没有这么简单,也有复杂的情况。比如个体户,如果个体户只有一个人的,老板和员工都是我,我的收入最后是按经营所得来算还是按个人劳务报酬来算?在这个的区分上就很不明确,在税总上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明文件。
再比如你个人直接提供的居间费,就是劳务报酬,通过灵活用工平台就变成了经营所得,然后核定,合法吗?
税总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765号建议的答复》有提到:灵活用工人员取得的收入是否作为经营所得计税,要根据纳税人在平台提供劳务或者从事经营的经济实质进行判定,而不是简单的看个人劳动所依托的展示平台,否则容易导致从事相同性质劳动的个人税负不同,不符合税收公平原则。
即实质课税原则之后,这里又拉出来一个税收公平原则。之所以总谈原则,就是因为缺少具体规定。以税收公平原则来看,居间费走核定确实很有问题。
为什么会找自然人代开,不就是为了让税务局认定你这个是经营所得才能核定啊,如果税务局认定你这是是劳务报酬所得是不能核定的。当个人与企业发生业务往来后,企业需要个人提供相应的发票来证明业务的真实性,以便入账管理。但是自然人名下没有企业没有开具发票的资格,这个时候个人只能到税务局去代开发票。
很多人觉得这票是税务局给开的,就万无一失了,说实话也不一定。按理说,代开发票应该选服务发生地或者住所地的税务局,但是当地情况往往办不成这种核定,于是就会选择到一个不相干的地方,找那里有园区代开发票,你怎么解释呢?而且同样有违反税收公平原则的问题存在。
劳务报酬所得和经营所得的区分,在税总还没有出台明确文件之前,税务机关在认定收入性质时有比较大的自主权。所有转换收入性质的做法,其实都有一定的税务风险,尤其是在现在这种税收征管的趋势下,核定征收的范围正在收紧,监管在加强,高收入高净值人群现在也是重点的税收监控对象。类似上面这几种简单的核定套餐,以后的风险会越来越大,该缴的还是老老实实上缴,不要再冒等闲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