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市集“城”与“市”于一体,由城墙和定期开启的大门组成,也是一座独立的要塞。
其中的“城”一词最初是指大型的军事防卫工事,而“市”一词是指商品交易的地方。
“城”既是一座城市的防御工事,也是一种权力的标志,有“无郡不城”、“无县不城”之说。
最显眼的就是高高的墙壁,在中国人看来,“城”和“墙”就是一个整体,一个“城”字,就包括“城”和“墙”。
在帝国时期,没有围墙的都市中央并不是一个正规的都市,起码从某些方面来说是如此。
这座城市,在战争期间,它既是守卫城市的要塞,又是货物的流通中心,是联系城市内外的通道。
城墙和城门,不仅是一座城市的界限,也是一座城市扩张的开始。
城墙和城门作为城市内部空间的最终界限,直接关系到城市内部空间的整体格局。清朝时期的杭城,其“南北展而东西缩”的特征,就是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影响。
因此,城市中的大街小巷大多都是从南到北,尤其是离城墙较近的几条街,比如东边的羊市街就是其中之一。
街道的方向也决定着巷和弄的布局,街道和弄一般都是竖着分布的,比如上羊市街的杀牛巷,水仙巷,永宁寺巷,广坊巷,中羊市街的金刚寺巷,火药局,等等。
随着人的流动,静止的空间与运动的活动,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城市元素。城门是人们进出的主要交通要道,是人们确定和识别地域位置的基础。
这条由大门延伸出来的大道,就是城市的主干道,连接着一条条小巷,一条条胡同。
例如,庆春门直街,由庆春门向西走,经过菜市桥,联桥,到达众安桥,就是旗营所在。若非有旗军的阻挡,此街便可直达杭州的东西两个方向。
还有,平海门大街和迎紫门大街,都是旗军营之间的主要交通要道。另外,通过水门进入城区的水路,对城区的格局也有很大的影响。杭城的坤山水门,丰山水门引水南下,两旁房屋林立,颇为繁华。
人们对于城市中的坊巷和街道的空间划分,主要是根据城门来进行的。本文以康熙《杭州府志》中记载的杭城平面图为例,在卷二《衢巷》一节中,将整个城市划分成二十八个街区,并以街坊、江河、桥梁和各个城门作为基本参考依据。
对18个区域进行了空间描写,并以100个大门作为叙事线索。这样一种对文字的解构性处理,使得读者在杭城的内在空间中有了一种明晰的穿透力。
在这些描写中,有3个区域是以钱塘门为主,3个区域是以迎潮门为主,2个区域是以永昌门为主,2个区域是以丰山门为主,2个区域是以武林门为主,4个区域是以其他六个区域为主要。
从文字表达的角度来看,城门已经成了市民认识城市方向和勾勒城市空间结构的一个重要参考。
城门口是人们出入的地方,也是货物出入的地方。由于地域的不同,在人们的生活中,大门的作用也会有所区别。
位于杭城西南方一角的望江门,创建于绍兴28年的南宋,因为它位于茅山河草桥的东侧,所以也被称为“草桥门”。
元初被战争毁坏,元末至正十九年重修,登高可览钱塘江,故康熙五年将其更名为“望江门”。大部分市民吃的蔬菜都是从这里运到杭州的。
青青大门在城东,从青青大门延伸到城里的庆春街,是清代杭城一处比较繁荣的街道。
菜市桥就是杭城最大的菜市,也是最大的菜市。也有一些农民,在离开城市的时候,会从城市里运出一些垃圾和粪便,作为种植蔬菜的肥料。
自清代起,杭城人就把“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这句话作为杭城经济格局的总结。
在厉鹗的《东城杂记》中,有一句土人谚云:"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这句话一直流传至今。
杭城的庆春和清泰一带,都是“盖无民居,弥望皆菜圃”,“地饶,水竹蔬菔俪然”。
因为这里有一条从钱塘江流入城里的河流,各种船只都会在这里汇聚,在这里出售城里的瓜果。
文章说:“说到瓜果斗拿横,沿河撑着一顶黄色的箩棚。”山东梨子,福建桔子,满地丹,黄而香。"
富阳和严州的树木,都集中在江干,从南门入城,在城中有许多树木。于是,朝廷便在迎潮口设置了一个收税的地方,南关收税,自有官府监管,柏树柏树。唧钱塘外有一片西马塍,有许多花园,城中所有的树木,都是从这里来的。
“这些古怪的松树,还有许多奇形怪状的果实,组成了一个龙飞凤舞的图案。每天都在京城,以艺术和花卉为业,并不是什么难事。”
杭城最繁华的地方就是北兴隆,在明朝和清朝的时候,这里是杭州最大的贸易中心,茶叶和布匹都要在这里纳税。
北新关外村有大批村民在做纺织生意,城中"卖布的人络绎不绝","卖布给齐人"到了北新关内","城中委巷空名市,竟有一件东西聚集于此"。
城邑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在城邑中的防卫作用逐渐减弱,城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变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枷锁。
城池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城门和城墙的作用也需要重新评估。现代运输方式的变化,使人们对“道路权利”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905年,浙江商人为了抵抗英、美对浙江道路权利的侵吞,决心自行修建一条新的浙江铁路,成立了"浙江全国铁路公司"(简称浙路公司)。
“浙抚据本公司,请求修一条三十多公里的江边铁轨,从庆阳大门穿过,得到了上面的批准。”
1907年,由浙路公司承建的一条长十六点三五公里的“江墅线”,于阴历7月15日正式开通。
为推动沪杭甬铁路线的修建,浙江总督还在青太门里修建了一座“浙路江墅列车经市区进出”的大桥。
1908年,江墅线竣工,同年七月,开通了一条支线,连接清泰和望江两个城门,并在两个城门间开通了一个便门。
起初提议,要在城墙上开辟一条通道,让所有人都能进去,后来又决定,要再开两条通道。
1909年四月二十日开放,自此杭州大拆大建。五月,铁道部拟清泰门的洞口标志,呈送巡抚:“杭州原有十个门口,今开洞口,十个门口以外,当肇赐嘉名。”
他说:“贵公司创议城洞之时,声明所穴之处仅以能通车辆为准,按昼夜一定时刻,车一通过,即行键闭,非必穹然高大,亦非常用开设,既无城门之形,且无城门之名。很显然,这条通道的修建,只是为了方便交通,而设置标志,只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隧道开通,列车在杭城中穿行,火车站周围的建筑工程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杭城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火车站周围的街道也在不断的改变着,变得越来越热闹。
以羊市街为例子,它位于望江门和青泰门中间,本来是个偏僻的地方,后来铁路线修好,就在这里建立了一个火车站。
不久,道路纵横交错,商人聚集,形成了一个集市。沪杭铁路线的开通,突破了围墙的限制,在城市车站周围,新建了许多旅馆,以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人。
一九一零年四月十七日《申报》上有一条浙江饭店的广告,上面写着:“自沪杭铁路开通后,杭州人来往日盛,若没有一家好的饭店,就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本馆主考虑到这一点,决定在杭州清泰门内羊市街和紫荆桥之间,建一座最好的酒楼,计房屋百数十间,有花园,有凉亭,有游园,有休息之地,有车辆停靠之地,一切都是杭州酒楼所没有的。”
1910年,清泰二饭店于板儿巷建成,是当时杭城最大,设备最齐全的饭店
在晚清立宪思想的作用下,人们对于“拆墙”一事有了新的理解。拆迁的好处,并不在于拆迁,而是在于拆迁以后,“可以把所有的福利都集中起来,为人民提供安全,为商业提供方便”。
“城将终不拆乎?日可得不拆。环球交通决无一国可以闭关之理,四境交通决无一城可以闭关之理。”
日添辟大门而不改换大大门,不改换广巷,不能使车辆入内者,与不增辟相等;再开一扇大门,把老城的大门,广街的道路,让车辆通行,然后拆除城墙等等。
这篇文章反映了中国人思想上的开明,也揭示了晚清“拆迁”的深刻含义。在现代战争中,最重要的就是士兵们的士气和先进的武器,在这样的炮火下,城墙几乎失去了所有的作用。
一九一二年一月,浙江军方决定:钱塘与清波门之间的城墙,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这一段城墙,西依西湖,而东倚旗楼,则是一座雄关。
杭城不久便可与西湖相接,但有了这堵墙,这一带的贸易便难以兴旺起来。在现代社会,长城已逐渐形成一种阻碍,阻碍了城镇的发展。
二月间,朝廷又认为:自西湖收复后,旧祠庄,将次分设为忠烈公祠。将来道路畅通,进城时,可以享受到美丽的风景。
官府决定,将钱塘和清波的两座城门撤掉,以使城市更加繁华。杭州开始了一场大型的拆迁运动,包括了旗营在内。
为了建造“新市场”,军事当局已经做出了把公路和公用场地之外所有地方都卖掉的决议。
新市场竣工后,沿原址修建道路,由钱塘门至武林门,由清波门至门至庄园,由湖滨路。
拆迁之后,西湖被并入杭城,美丽的风景变成了杭城的一种有机组成,当地的市民总结为:“西湖移到了城里。”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古城墙的消失,杭州城市内部的空间格局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在古代,城墙和城门有很大的军事作用,但到了现代社会,这些作用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街的起点与终点。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这些建筑也是辨别区域方向、物质输送的通道。
综上所述,由于现代战争破坏了城墙的防卫作用,加上都市经济发展对扩展空间的需要,城墙和城门已经成为都市发展的绊脚石,最终必然会出现它的终点,同时,街区的空间格局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与都市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